10月28日 民族企业要再定义

林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柳传志管理日志最新章节!

    民族企业需要再定义,到底什么是民族企业国际化?随着中国公司并购国外公司案例的增多,国外公司并购中国公司的案例也越来越多,经济学界肯定会再讨论。我也没有思考得太透彻。

    不少中国人经常有些不切实际的希望:资本全是中国的,管理层全是中国的,只有市场是全球的。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就计算机这个领域来说,在全球销售一个品牌,没有外国人发挥作用,是做不到这点的。我们的想法是,ceo必须是外国人,因为市场是全球的,这与了解程度有直接关系。

    只能说,欧洲的汽车公司、电话公司,他们的全球化,都是大股东在哪里就算哪个国家的公司,同时董事会的成员相当国际化和多元化。当然,中国人的考虑也不能说不对。我有一次在讲话里说,美国人一提到愿景,都是说要为世界怎么怎么样,而中国企业家讲愿景,多是产业报国。可以说,民族企业和民族工业的概念仍是很重要的,但联想集团现在走国际化道路,如果这块业务仍强调国内,会很难做。但联想控股的其他企业里,我还是非常强调民族的概念,即为民族作贡献。就我个人而言,我有使命感。

    ——2006年11月接受《东方企业家》的采访

    背景分析

    2006年4月18日,长虹公司静悄悄地终结了“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老使命,正式对外公布了“快乐创造c生活”的企业新使命。显然,中国企业终于开始懂得了一个基本道理:企业家个人的理想使命,不等于企业组织的宗旨使命。在此之前,二者常被混为一谈。

    现在,中国企业开始将个人使命与企业使命区分开来,意味着中国企业家的组织管理意识的觉醒。无独有偶,海尔、华为、联想等一大批中国的知名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悄悄删掉了“民族振兴”的字眼儿。事实上,现代企业作为一个正式组织,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因而也具有了独立的组织价值观。因此,一个企业组织的宗旨、使命,只能描述企业(产品)本身面向市场和顾客的商业意义。否则,企业宗旨、使命将注定沦为表达民族情绪的宣传口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振兴民族的口号消失。这些口号将永远是张瑞敏、柳传志等企业家的工作动力和心中不变的情结。只不过,他们再也不会用个人使命替代组织使命了,他们已经把个人使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开始思考企业组织的使命是什么,并且使用组织使命确认企业的未来方向。一个企业只有使组织本身发展壮大并保持基业长青,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振兴的理想。

    行动指南

    区分个人和组织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