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忆往昔竹马青梅

蓝江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汉有游女最新章节!

    晏晏喝汤声音稍大了点,婆婆以目示意。小姑娘鼓鼓的脸颊一动一动,慢慢瘪下来,满腹的郁闷还是没有减少分毫,尤其是这谢客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晏晏总觉得他是装的。

    为什么?一定是贪图我的美色……或者是为了报复我以前欺负他,晏晏想到这小子被自己耍得像只笨鹅一样的场景,顿时觉得解气不少。

    说起来两人算得上青梅竹马的玩伴,只不过没有两小无嫌猜那么和谐。那时候晏晏是几个孩子的首领,跳脱的很,而这个寄住在自己婆婆家的小气孩子性子木讷,总是爱生病,学习也是最刻苦的一个,自然受到他们的冷落。

    晏晏还要小他两岁,却以长姐自居,做什么都要带着他去。作为长姐,有人欺负小弟自然要庇护他,奈何这个呆头鹅不争气,总是不懂得还以颜色,让燕儿姐很没面子。外公传授两个孩子强体之术,这小子也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总之晏晏眼里的谢客毫无大丈夫气魄。

    而且他居然怕水,这在水边长大的孩子中,简直是个耻辱,晏晏最后都想放弃这个小弟了。此次摸鱼捉虾都赶不上人家,只有在斗草比草名时这小子才有用处,而斗草这种“小女孩儿”才玩的游戏,晏晏怎么会瞧得上。

    带着他混了几年后,谢客突然就被带走了,哪怕这个小弟再不好,失去玩伴的小姑娘还会想他,孩子忘得快,后来就不关心这个书呆子干什么去了。偶尔听婆婆说起他在长安城小有才名,晏晏嗤之以鼻,一个老被自己欺负的呆头鹅恐怕又要受人笑话了。

    如今这个病孩子打扮得像模像样的,居然要娶自己?肯定是对自己念念不忘,晏晏想着,不能便宜了他,自己的夫君应该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这小子谈吐自若的样子肯定是装出来的。晏晏觉得这个胆小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真的成为很厉害的人物。

    外公外婆都被他骗了,自己可不能乖乖屈从。

    饭后谢客分别送了几人一些小礼物,晏晏不情愿地接过来,还要乖巧地道谢。帮忙婆婆收拾的同时,爷爷和那人一同去外边散步去了。

    晏晏回自己房间的空隙,把那个小盒子打开看,里面躺着的是一个小小的金钗,钗头不是凤凰,是一只展翅的燕,燕尾微微弯曲,很是精致。小姑娘拿出来把玩几下,心里喜爱,嘴上却犹自说着不能被迷惑,把那小檀木匣子往枕下一塞,扭腰款款小跑出去。

    另一边,水浦之畔,一老一少绕堤而行。

    李将军老矣,高大的身影显得有些佝偻。这位“将万字平戎册,换取种树书”的老人,望向远处的田泽屋宇,已是桑榆暮景。

    说起的首先是关于谢客的仕途,年轻人没有过多隐瞒,坦言自己没有更多向上攀援的想法和机会,做一刀笔吏,岁禄千石已是极限。老人没有批评他不求上进,只愿他无违本心,其余不是他这种历经两朝的人想管的,毕竟以他的功绩,在吴主降后想再谋取军中职权易如反掌,况且老人从没有什么“君子不贰臣”的思想。累了所以归田,避世无需入山,如此简单而已。

    这些话题显得无趣而沉重,两人沿着白堤走出去好远,晚秋的蝉声聒噪,风从青萍而来,掀起衣襟入人怀。

    于是说到了晏晏。

    晏晏可能不知道,谢客儿时的偶像是她的父亲,那个被称为故周晏子的读书人。

    “客儿痴长她两岁,如今燕儿妹妹已是十七有余了吧。”

    谢客特意说了妹妹两字,老人笑了起来。

    “吴门之乱前不久,我淹留在周,带着你叔母南归,你父亲也在其中,公子晏无咎出使前,得知好友有一幼子,约定成两姓之美,永以为好。并嘱咐燕儿母亲带着她速速归吴,你叔母刚回来时就是住在你家,那时……”

    谢客知道外公口中指的吴门之乱是什么,当是时,吴王龙去鼎湖,长子和公子留胥兄弟阋墙,公子引炎兵入吴门,同室操戈,战于吴都。谢客的父亲即是死于其中,而他的母亲投河而死,老爷子说的叔母指的是晏晏的母亲。

    老人们传说每至夜半,常闻车毂金戈之声,如今那令人心伤悲恸的吴门,拆毁重建,连带着这些往事,沉入地底。或许再过些年,无人再提这些人,连那个抉目之宰的坟墓都成了荒丘,谢家士人的死,只是其中小小的波澜。

    “故而,外公是她的长辈,想要将晏晏许字给你,客儿以为如何?”

    谢客稍稍落后半个身位,听闻此言,立身回道:“唯唯。孙自是听从,只是不知燕儿妹妹可愿屈身来归,客儿如今未成事业,恐误了她,不如携妹妹同归,与我叔母……”

    谢客话未竟,老人拉住他的手。

    “勿复多言,外公知道你品行,你燕儿妹妹顽劣,到底是个好孩子。我和你们婆婆从小看到大,不会看错的,何况你们父母早已定下的婚事。如果客儿觉得太过匆忙,于礼有亏,不妨先在这边订好盟誓,毕竟家无父兄,无以分爨(cuan),我和外婆俱在,再好不过。”

    老人心意如此,谢客只能应承下来。对于晏晏,他其实并不讨厌,只是觉得两人性格可能不合罢了。

    简单说了几句,谢客和外公一同往回走。谢客和老人说了接下来的行程,表示今晚在这边住,两个随行仆役还要住在那边空屋中,等到什么时候要回去,再去拜访叔父的旧友,其间要去扫墓。

    外公说要让晏晏和他一起去祭拜,谢客想了想,没有多说。

    晏晏父亲的坟冢在长安外,谢客清明时有去过。

    最令晏晏和谢客没反应过来的是,谢客远在长安的叔父,在另一封家信中,居然已经为侄子选定好了一个婚期。

    “吉日维戊”,就在八月初五。这晚上,谢客睡在整洁的客房里,没有看书,而是在想着自己的婚事,如此算下来居然只有十日左右,就要将这个小姑娘娶来成为自己的发妻。

    另一边的晏晏比他还心神不定,小姑娘想着对方不远千里而来,说不定真的是想要娶她。可少女都还没有做好嫁人的准备,对于这个书生,晏晏更是没有多少好感。

    两人重逢后,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凑到一起玩,连话都没说上几句。晏晏想要和他说说这破事,或者是揭破谢客儿的计划,没有实施的地方。反而从这天起,婆婆每日都对将要嫁做人妇的小姑娘进行婚前教育。

    晏晏嫁过去没有姑嫜需要服侍,但谢家叔父母等同于舅姑。婆婆要求晏晏要放低姿态,打理好一切家中事务,哪怕谢客没有与叔父同住,只是隔着墙,依旧要每日过去问安;对待夫君不可懈怠,不可使性子,不可骄躁妄为;京城居不易,要懂得帮忙持家,对待下人要如何……

    这几日绵绵的雨,和晏晏的心情一样阴沉。

    外公与谢客饮酒,婆婆叫她去一边倒酒。小姑娘闻着梅子酒的味道,酒不醉人人自醉,有些熏熏然,心不在焉,导致谢客的衣袖上沾满了酒痕,回头被婆婆数落了好一阵子。

    小姑娘自然把这笔账算到这恼人的谢客身上,等到得空出来,晏晏在屋后的草垛中抽出一杆打谷的长棍,单手持之,把那棵可怜的小树一棍打做两节,噼里啪啦。

    结果晚上婆婆拉着她,十分严肃地吩咐一件事,叫她今后最好不要展露她的武功。其实晏晏学的半吊子武艺,算不上十分强劲,可小姑娘偏偏天赋极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女子气力膂力都不如人的不足,晏晏善用刺挑,如同水中运篙一般,往往有巧力。

    小姑娘如今的武艺的确不行,但她的枪法底子好,如果能有更针对性的练习,想成为高手女侠甚至自成一脉的女子大家,不无可能。当然,这是后话了,这个将要嫁人的少女,还在苦恼郁闷着呢。

    钓罢归来不系船,外公今日又和谢客从湖上回来了。

    一家人的晚宴和和美美,如同十多年前,只是桌上的两个孩童,都是大人了。接下来几天,谢客要回去那边旧屋住,等到初五才能过来做一个简单的仪式,因为家境有限,只能简单的买一些东西,两个老人一手操持,留下他们俩面面相觑。

    谢客觉得来得突然,事已至此,只能接下来,答应今后给晏晏办一个隆重的仪式。

    躲在闺房里的小姑娘--或许不该称呼她为小姑娘了,晏晏看着婆婆翻出了一套红艳艳的嫁衣,不知道是他母亲的还是婆婆自己的,看起来的确做工考究,时间没能洗去光鲜亮丽,任谁穿上都会更加明艳动人。

    晏晏第一次看到那个樟木箱子里面,以前婆婆的这个樟木箱上挂满了精巧的锁,晏晏一直想打开看个究竟,如今得偿所愿居然是在这种情况下。樟木箱是婆婆的妆奁,江南大户人家女儿出生后会种下香樟,等到女儿出嫁之前砍下做成两个箱子陪嫁,取义两厢厮守。那件绣满鸟纹的大红嫁衣躺在箱子里,这种画翚(hui)是古时诸侯天子妃服,如今早已算不得僭越。

    这几日谢客要回去住,晏晏觉得这是她最后争取一下的机会了。小姑娘感觉枕头下面有东西,掏出来看看,原来是个小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