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你是清白的(一)

王千马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媒体这个圈最新章节!

    我的事情居然被挂在那里,就像一桩无头悬案。曹胆说是要处理我,这段时间也不处理了,只是让我停止工作,等待上头的通知。但上头也被报社内部发生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很没心情去操心我。这样也好,让我看着报社发生的一切,有点置身事外的美感。可是,我也不能不工作吧?!要不工作,翁狗仔的房租钱又是从哪里来?!他不吃了我才怪。再说,我还没搞清楚,那段视频到底是怎么流落到曹胆的手里的。

    我去找秦总编。秦总编正在电话里发脾气。看着他有点两角斑白的头发,我就有点为他痛心,都50岁上下的人了,每天还得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烦心。要不是李总经理为了自己的功绩,为了自己能在投资方那里说得过去,弄得记者不像记者,报社不像报社,秦总编依旧可以窝在自己的老板椅里,见到我,就堆出一脸笑花,要跟我称兄道弟,还一个劲地解释,记者就是我们报社的宝贝,我们得把他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要一百个小心加一千个小心地呵护着,呵护出未来的花朵来。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我们的报社像花园,花园里花朵也鲜艳。而且鲜艳得不行,都欲滴了。可是,现在的记者不要说是花朵了,顶多也就是花朵旁的杂草,一冒头,就被连割带薅的,给清除得干干净净,连看世界一眼,都没多少机会。恨不得下辈子投胎,一定要找个好的人家。

    秦总编见我进来,唉声叹气地收起电话,也没心情冲我挤笑脸,只是随手指了指那个大沙发,示意我坐下。

    我也好心好意地见机就问,咋着了这是,谁把我们的大总编给气成了这样?!

    秦总编也没隐瞒,刚跟李总经理通话来着,我是觉得,报社是不能这样搞下去的。这样会乱了人心,影响办报质量。

    那李总经理又怎么说?!

    这个……跟你说了也没用。秦总编欲言又止……反正,现在想做点事情,就是难啊。

    此话一出,又让我为秦总编感到心疼。现在秦总编都不说自己想要做大事情,只说自己想要做事情——仅仅一字之改,背后该是历经多少沧桑。

    秦总编还不是中年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同样年轻的时候,就抱着要干大事情的野心。那时,他正在广播播音界积攒自己的英名,按照现今时兴的说法,就叫做秦主播。直到今天,全省上了年纪的妇女提起秦主播,还充满着深切的怀念,不无哀伤地说,这个小三儿,怎么能说走就走了呢?!差点扶棺而哭了。

    小三儿是秦主播的昵称。说出来也是事出有因。当时秦主播主持着一档"三儿说事"的节目,整天拿妇女们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说事,就像邻居的小三儿,闲着没事就拉着你要跟你唠嗑。唠来唠去,便和全省妇女唠成了一家亲。而妇女们也因此往电台写信写得更勤快起来,每月都要花好多钱买邮票,连鸡蛋都快买不起了。

    事实上,秦主播在自己老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本来那档节日应该叫"二儿说事"的,但那时还有个更知名的"二儿",就是喜剧演员陈佩斯,他拍过多部"陈小二儿"系列电影,早早把"二儿"这个标签给抢占了。秦主播不想误导听众,只好自降身份,成了"三儿"。孰料多年以后,"二"竟稀里糊涂、莫名其妙地成了骂人的字眼,满大街的青年小伙子,骂起人来,不拿人体器官说事,也不拿对方家族的女性说事了,只消说"你真二呢",被骂者都要拾块豆腐撞死拉倒。这让秦主播在想起自己当年没能将栏目命名成"二儿说事"时,有种逃过一劫的庆幸。只是,他还是担心,汉语老这么发展下去,"三"会不会也要步"二"的后尘?!

    秦主播最终离开播音界,投身到今天这个报社,也是为了能更进一步。那个时候全社会都很志气,大家一见面,都拿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互勉,提醒对方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秦主播就不想老当"小三儿"了,觉得只有做老大,才会真正有出息,以后不仅吸引全省妇女,而且能吸引全国妇女。恰好报社此时也刚刚创办,急需要大量人才,只要是人才,都会量才使用。报社说了,只要秦总编愿意过去,新闻中心、专刊中心、文娱中心的领导职位任意挑,这让秦主播很是动心。然而,播音界却因此动怒了,觉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现在秦主播临阵叛逃,一个对不起自己多年来的培养,另一个就是对自己看不起,在新时期把艰苦朴素的作风给丢弃了。于是就多方挽留,见挽留不成,便威胁要扣留秦主播人事档案,并要其赔偿这些年来因受栽培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置装费、理发费、医药费、报纸杂志费……秦主播被纠缠得没办法,最后只好动用报社领导的私人关系,并允诺报社和播音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才让播音界勉强放人。

    秦主播于是好不容易地变成了秦主任。算起来,他还是我在新闻中心的前辈。只不过那个时候,新闻中心不叫新闻中心,叫新闻部。新闻中心的领导不叫新闻中心主编,叫新闻部主任。而主任这个称谓,在现在看来,带有浓烈的历史气息,跟国有大中型企业似的,总能让我想起"车间主任"这样一个古老名词。事实上,报社一开始就是个大车间,是当年的机械修理厂,只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机械修理厂被逼出城市,迁往他地,只留下空壳任人凭吊,倒给了报社暂时容身之地。这个车间没有金碧辉煌的大门,只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闸,拉缩起来嘎吱作响,挺能防盗。如果想要进入报社的心脏,还需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弄堂,因为被四周新起的楼盘遮住了太阳,一地水渍就未曾干过。若遇上下雨,更是水势惊人,无路可走。秦主任也不计较这方面的得失,凭着一腔"赶英超美"的豪壮情怀,在此大干特干了三年。第一年,他被提拔成了报社编委会成员,有了讨论报社大事小事的权力。第二年,他又升任报社副总编。第三年,他完成了三级跳,成为了报社一把手。这个时候的秦主任,已不叫秦主任,得改叫秦总编了。

    只是,秦总编走势良好,像喝足水的小秧苗,每天都能蹿高一大截,报社却处境依旧,生存维艰。就在秦总编干到了第五年的时候,天上终于掉下馅饼,报社等来了投资方,也就是身为著名暴发户的房地产商人。因为靠着卖房子赚了大钱,该著名暴发户不知被谁怂恿,声势浩大地想要进入文化产业,以此证明自己不只是暴发户,其实骨子里也很贵族的。所以一开口就是要投资四千万,为报社造血,帮助报社发展,并和报社一起经营。大多时候,钞票做的炮弹要比糖衣炮弹更有威力,很多人都可以抵制糖衣炮弹,而报社连抵制的姿态都无法作出。秦总编甚至都无法计较投资方前来投资的目的,若答应下来,这目的毫无疑问会干涉报社做新闻的自由。因为好处也毫无疑问是显而易见:报社搬到新的三层小楼,楼面被装饰得金碧辉煌,楼顶还有顶楼花园。而且,出差可以不用省着钱用,可以住星级酒店,回来报销不用费尽口舌,甚至还可以多报销。

    秦总编终于觉得,自己像个总编了。

    李总经理和赵狐狸精副总经理也就是在这个当儿,携手驾临报社的。

    老革命又遇到新问题。秦总编依旧有担心。他看出了该著名暴发户投资报纸的诚心,但担心他们的耐心,若看报社一时半会赚了不钱,拖累自己,哪天又不想玩了,不再投资了,还会把三层小楼收回去。李总经理虽然当不了总经理,也滚蛋了,但他还可以回该著名暴发户那儿,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可是秦总编又得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其实秦总编还怕该著名暴发户破了产。现在的民营资本大多是家族管理,富不过三代,祖上打下了业绩,转眼之间就被不肖子孙败个精光。

    如果这样,那报社又该如何是好?!秦总编想都不敢想。

    这些担心,秦总编是不可能跟我说的。一说,不仅显得自己的私心杂念过多,不太像领导,而且容易动摇军心,造成阵脚不稳,只有闷在自己的肚子里。闷熟了。发酵了。到最后,苦也好,甜也好,只有自己私下消受。

    我更不知道的还有,秦总编就是不愿意,也不能和李总经理发生正面冲突。我总以为秦总编好歹也是总编,是报社采编业务上的一把手,怎么也不至于对李总经理的各种干涉充耳不闻,甚至连我都给牺牲了。我不是秦总编,我没亲身接受过李总经理的训导。李总经理说了,你们要是内容再做不好,让报社的发行上不去,广告不挣钱,别怪我们到时候说撤资就撤资,不栽培你们……我要是秦总编,我也会担心的。可惜我不是,我只有纳闷地看着秦总编,坐在自己的老板椅上,啥话也不说,只是闷闷地抽着烟,看着烟圈在自己的头顶上飘来飘去,像个漂泊且虚无的光环。

    秦总编最后只是跟我说,我知道你找我的目的,我看过曹胆提交上来的处罚决定,不过你放心,我知道你是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