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锦言妙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绝爱后宫:我知帝王心最新章节!

    潇玥跪在了梓逸面前,听一侧的主礼官在念异常冗长的册封文,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能看到梓逸在微笑着看她,直到司礼内监端着册印凑过来,由梓逸一一展给潇玥看了,再交在她手上——帝王亲手相授,象征心心相映,举案齐眉,这是只有皇后才有的殊荣。

    潇玥接了,谢恩,再转放另一名司礼内监的托盘上,过后自会有人送到坤裕宫,接着梓逸拉起潇玥,朝承先殿里面去,三跪三拜至礼成。

    梓逸和潇玥重新出现在台阶顶端的时候,潇玥已经正式成为了弘元朝的第二位皇后,他们两个站在那里,明黄金龙与大红金凤的搭配,华丽又耀眼。

    到此时,该是礼毕的时候了,主礼官见梓逸二人站定了,正要宣布,却见梓逸与身边的常远说了几句话,紧接着常远跑到主礼官那传旨,那礼官一愣,看了看梓逸,也没敢多问,随即喊出口的却是——

    “请淑妃娘娘受封册印——”

    所有人都是一呆,我更是怔住了,这并不合规矩,册后大典未毕,百官仍在,而淑妃的册封属后宫册封,并不需朝臣见证,梓逸何以如此。

    很快有司礼内监跑到我身边,低声提醒,“娘娘,请上前受封。”

    这是一个超越身份的恩典,我知道所有人都在看我,无论是对面的官员还是身后的一班女子,他们全都在猜测着帝王此举的用意。

    我看向梓逸,他自也在看我,并没有微笑,只那么温柔的看,这一刻,我不想去猜,所以尽管他身边咫尺便是潇玥,我却没有去看她的表情。

    那台阶不过二十九阶,往日里从未觉得多,此时我却走的有些吃力,费力蓄好的精神并不如想象中的持久,好容易来到梓逸面前,跪了,才得以喘息。

    梓逸更改了大典的顺序,好在册封词是早备好的,主礼官对着我同样念了长长一串歌颂赞美词藻之后,淑妃的册印便捧至了我的面前。

    我伸出手刚要去拿,梓逸却伸手把那盛着册印的托盘推开了,动作不大,想来除了眼前这两三个人,旁人都没发现,那司礼内监都是层层选拔,不是寻常下人,何等的有眼色,连忙一躬身,不露声色的退到一边去了。

    我有些意外,连谢恩都忘了说,梓逸已然拉起了我,碰到他的手的时候,我感觉他抖了一下,他的手很热,我的则格外的凉。

    梓逸明显的皱了一下眉,没有让我去承先殿叩拜,只是将我拉至了身侧,且并非是合乎规矩的潇玥的下首,而是另一边——

    尽管知道不妥,我却并没有更正,因为此时梓逸在左,潇玥在右,我若去潇玥那边,就几乎要站在礼台的中央,那样,似乎更不妥了。

    于是我只是抽回了手,并且往后退了一步。

    主礼官见梓逸再无动作,顺势结束了大典,“礼毕——”

    广场上的所有人重新跪了,“皇上万岁,皇后千岁——”

    梓逸和潇玥对视一眼,站在礼台中央,受了这雄伟的一拜。

    我明白了梓逸的心意,尽管我的册封礼并不合规矩,在众人眼里,也并未成,但在我和梓逸的心里已经成了,他尽他所能的,给了我最格外的礼遇。

    我成了这整个承先殿广场上唯一没有跪拜,也不受跪拜的人,这一刻,梓逸站在潇玥的左边,我站在他们的左边。

    承先殿的册封礼结束以后,该是梓逸带着潇玥去仁寿宫参拜太后,尽管太后多日不见人,但规矩不能少,还是要走这一趟,我册的是一品妃,算最名正言顺的妾室,也要跟着一起去见太后。

    司礼监的手脚极快,我来的时候,承先殿外还只有帝后的两顶大轿候着,待出来时,已经添好了我的。

    看得出来梓逸一直想与我说什么,只是碍于场面,又始终有一群礼官内监在周围,总是偷不得空。我瞧在眼里,也不凑上去,就不远不近的站着,待梓逸和潇玥都上了各自的轿,我才扶着环佩攀上了那顶属于淑妃的华丽大轿。

    仁寿宫,本来想着只是走一个过场,不料到了门口才一通传,太后便宣了进,梓逸和潇玥十分意外,特别是潇玥,一下子紧张起来,估计是提前接到了不见的信,这会子不知道太后又是什么心思。

    “儿臣参见母后——”

    梓逸和潇玥并排跪了,我则依着规矩跪在潇玥一侧的斜后方。

    我是不能称母后的,“臣妾参见太后。”

    “嗯,免礼罢。”

    梓逸闻言起身走到太后身边,“母后身子可大好了?”

    “不妨事,”太后笑呵呵的,“快坐罢。”

    梓逸在太后一侧坐了,潇玥和我是要依例册封后听训,并不能起身。

    如我所料的,太后的神色尚好,并无什么病状,可看穿戴上却是寻常服色,也没有大妆,想是提前也的确没有见我们的打算,又是什么让她改变了主意呢。

    “淑妃也来了——”见我带着疑惑看她,太后神色一顿,“哀家还以为你起不得身呢。”

    我一惊,太后的话分明带着揶揄和不满,这又是为何?

    看看梓逸,他也是一脸不解,我不知道该怎么答,只是讷讷的,“臣妾惶恐。”

    好在太后也就只这么一句,没有继续与我为难,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潇玥身上,声音也是和蔼慈祥,“皇后自今儿个起,便是这后宫之主了,这皇后的本份,你可懂得?”

    “是,”潇玥小心谨慎的答,“为后者,当修德自持,和睦宫闱,勤谨奉上,绵延后嗣。”

    “嗯,”太后微笑着点点头,“有些话,虽是老生常谈,却还是要说一说,为妃嫔,不过是要守着六个字,礼贤端德淑慎,做皇后,却是十六个字,多出来的部分,你自要牢牢的记清楚了,遇到事,才能知道该怎么做,方能显你与她们的不同。”

    “是,”潇玥郑重垂首,“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那么,提起和睦宫闱,绵延后嗣——”太后话锋一转,“这皇上在位四年了,膝下却只有两个皇子和一名公主,实在是太少了点,这方面,皇后可要上心些。”

    潇玥看看梓逸,低声应,“是。”

    “说起来,这后宫的妃嫔也的确少了些,经过此前的事,又清减了几个,更显得这后宫空荡荡的沉闷压抑,比起先帝那时的热闹,差得太远了,选了几次,都只那么三五个的选进来,不充裕后宫,如何开枝散叶,哀家提了几次,皇上也从不在意。”

    太后说着,瞄了一眼梓逸,梓逸见了忙道,“是儿臣不孝。”

    “你知道就好,”太后还是笑眯眯的,“依哀家看,不如过些日子,再选一回,也算给后宫里添些新气象,皇后也能历练些。”

    我们几人听了都是一呆,面面相觑,意外太后会提出这个要求,也许大凡女子做妃嫔的时候,总是希望身边的对手越少越好,一旦成了太后,却想着儿子的后宫越多越妙。

    “才册了皇后,怕是不大妥当,”见潇玥没了词,还是梓逸开口,“去年也定了说隔年一选,明年再说罢。”

    “哀家自然知道刚册了皇后,也没说眼下就要选秀,待过个三两个月的,”太后温和却不让步,“前朝新提拔的官员家的,总要赶紧选几个进宫来,以示皇恩,再说,你六弟梓鸿下个月就十八了,早该娶妃分府,怡太妃与哀家提了几次,总不好一直拖着,你这个做皇兄的也说不过去,不如趁着选秀,挑个妥当的指婚,省得哀家老惦记着。”

    闻言,梓逸没了声音,太后把话说的圆满,理由又充分,梓逸根本没有反对的立场,此时太后趁势问潇玥,“皇后的意思呢?”

    潇玥见梓逸都不再说话,又怎么可能说出什么旁的,只得应声点头,“儿臣听母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