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捐粮

惊鸿鹊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有人问到吴老板的疑问:“我见路边有两块路牌,一块写着和兴食肆,一块写着金瑞楼,这金瑞楼可否就是指这里?”那人指了指他们所在的酒楼。

    王纯义让李延宁来给大家解答:“这个由贤侄李延宁来回答大家的疑问。”

    李延宁起身作揖道:“各位老板们好,在下李延宁,乃悠州东临府的秀才,应我州太守号召,来任甬官的文书先生一职。在下一路走来见徭夫们自带干粮,自备农具干活非常辛劳,家贫的徭夫活活饿死累死的也不少。

    “在下心生怜悯,想减轻徭夫劳动负担,于是便设计了有轨马车。承蒙王大人看得起,让在下做了督工,这才有了第一条木轨道。今天各位看到也亲身体验过了。”

    吴老板道:“李公子好巧思,马车在上面确实平稳又快速。”

    另一个老板道:“这样平稳快速,马儿跑起来省力,能多拉不少货物。”

    “跑得快,还能节省时间,一举多得。李公子大才,我等佩服。”

    李延宁继续道:“木轨道虽好,可所需要的木材处理起来也颇费功夫,建造起来不简单。我见徭夫们饿得有气无力,于心不忍,便自费买了米粮给徭夫,他们知恩图报,提议为我建块路牌。”

    众人不免想到近日流传的话本,有了钱财后,谁不想要名利,受人尊敬和爱戴?

    李延宁又道:“我家在悠州东临府开了一家食肆,名为和兴食肆,这条路又正好是去往悠州东临府方向,我便在路牌上写了我家食肆的名字。

    “各位来往之人见到路牌定会好奇和兴食肆是家什么样的食肆?因此我又在路牌下介绍了一些我家食肆的具体信息,比如位置、特色菜等,也算打个广告的作用。”

    吴老板喃喃自语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这路牌好啊,路过之人见到,那岂不是人还未到东临府,已经先记住你家食肆了,那去了东临府不得去尝一尝?”

    在场的商人都是人精,怎么会不知道这路牌的好处。

    随即又想到从悠州来锦州路上的那块金瑞楼的路牌,那岂不是悠州人还没到锦州,已经记住金瑞楼了?那同样开酒楼的铺子必然比不上人家名头响。

    金洵笑道:“以后悠州来我锦州的人,一路过就能看到以我家酒楼命名的木轨道了。”

    商人们议论纷纷,谁不想自己的商铺能广而告之呢?

    吴老板问:“李公子,敢问立这路牌有何要求?实不相瞒,我家世代从事布匹生意,价廉物美,可就是知道的人不多,若是能像和兴食肆和金瑞楼这样打广告,那就有更多人知道。”

    其他老板也纷纷附和。

    李延宁和金洵对视一眼后,道:“我和金老板都是花钱买了米粮和木材给徭夫们造路。他们感念我们心善才为我们立路牌。”

    商人们转念一想就更心动了。路过的好奇之人定然会问为什么他们的酒楼食肆能立路牌?当地人再一解释,那能因为什么?因为老板心善,心系百姓,感念徭夫不易,捐粮捐钱帮忙修路。

    这样有仁心的老板必定不是奸商,那能不去他家的铺子买东西和吃饭吗?

    这不就跟话本里写的一样,做了善事,生意兴隆起来。而路牌又能起广而告之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吴老板迫不及待问王县令道:“王大人,不知在下可否给辛劳的徭夫们捐一些米粮?自古徭夫皆辛劳,他们修路也是方便我等出行方便,是为大众造福,我也愿为他们尽点绵薄之力。”

    王纯义道:“吴老板大义!自然可以,徭夫们必定也会为你立路牌。”

    其他老板也纷纷道,我等也愿意出力。

    王纯义让县衙拿出纸笔道:“各位老板不若先登记一下捐粮的数额以及路牌内容,徭夫们也好给各位立路牌。”

    一个土财主支支吾吾地问王纯义和李延宁道:“王大人,李公子,我家就是粮食铺,没什么可广告的,能不能在路牌上写别的?”

    李延宁问:“你想写什么?”

    土财主不好意思道:“就介绍一下我的家族什么的……”

    原来是想传播美名啊。李延宁略一思索道:“那可以修一条美名路,这条路上就专门给人介绍金溪县内的名人、善人、才人等如何?”

    土财主道:“这好啊,就立在美名路了。”

    其他人一听也觉得好,谁家不想美名远扬,受人爱戴?捐完钱的又挤过来再捐。

    王纯义看着商人们心甘情愿掏钱捐粮的样子,看向李延宁的目光更灼热了。每一步都算到了,计划进行地很顺利。

    等宴会结束,有了足够的米粮,徭夫们再也不用挨饿干活,也可以吃点好的,改善一下伙食和生活条件。

    另一边的官道上,已经修完一条木轨道后,米粮所剩无几,还有半个月时间,徭役才结束。徭夫们忧心忡忡,怕坚持不下去。

    傍晚,夕阳西沉,徭夫们排队打饭。众人捧着碗聚在一起边吃边聊,看着越来越稀的粥忧愁道:

    “帐篷里的粮食快吃完了,我家里带的早就吃完了,还有半个月,走回去也要十几天……”

    “我的也吃完了,钱花完了,都不知道坚持完这一个月,能不能走到家,唉。”

    “宁子一定会为我们想办法的,要不是他想的这木轨道够好,金溪县的县令和金老板怎么会给我们送米粮来?”

    “是啊,没有宁子,我们早就饿死了。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今天早上那么多马车来这条轨道上跑,你们说他们会不会给我们捐米粮?”

    “你想太多了,你见过哪个商人那么大善心给我们捐粮?”

    “金老板不就捐了?”

    “那是咱们明哥救过他的命。”

    “反正我不管,只要李督工真能拉来米粮,以后他就是我祖宗,我一辈子拜他的救命之恩!”

    “我也是,这些日子跟做梦一样,谁能想到出来服徭役还能吃饱饭,不但吃得饱,偶尔还能吃点荤腥,每天还轮班劳动,时间到点了就能休息,除了没工钱,简直比我打短工都爽。”

    “确实如此,出来前我都跟我娘子交代完后事了,要是我回不去就让她去改嫁。要是能活着回去,以后李督工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没错,我要能活着回去,我一定带着爹娘去拜李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