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集一年之计在于春

南山跳跳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明末之定都上海最新章节!

    三月初十,华阳集团会议室。

    会议室在蓝采和办公室隔壁,和学生教室一般大。

    一张长方形会议桌摆在正当中,上面盖着灰色的桌布。

    会议桌很长,有两张乒乓球案子的长度。

    桌子两边,各有六张软面椅子,坐着十二个人。

    桌子上摆着两支花瓶,里面插着嫩黄色的迎春花。

    还有两排带盖的纯白茶杯,摆得非常整齐。

    每个茶杯旁边,还配一个方形玻璃烟灰缸。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大家都在抽着烟,锁着眉,苦着脸,认真地研究年度工作计划表。

    今天与会的除了集团总裁蓝采和,还有副总裁王启年,副总裁杨锦麟,护厂队总队长李云龙,民政负责人杨慎,动力机械负责人杨锐,基建负责人李牧,农业负责人肖老三,化工和军工负责人白素素白亮亮,信息负责人张京生,白素素作为会场唯一女性,兼任记录员并兼倒茶水。

    所有人对于这种一大群人凑在一起,脸对脸的开会形式很不习惯。

    对于蓝采和草拟的华阳集团各项工作年度计划表中提出的一项一项具体任务,以及分解到每人头上的各项指标,更加不习惯。

    比如要求王启年实现一百万两银子的销售回款,其中金属制品五十万两,玻璃制品四十万两,其它产品十万两。

    比如要求华阳学院达到200人,小学部招生超过300人,矿工扫盲班要求达到每人识字300个,能进行100以内的加减乘除。

    杨锦麟作为正宗科场进士,前中央官员,对于蓝采和的学问,自然是佩服的,但对于这种没有正经出身的年轻人,他还是有着一定心理优势的。

    如今看到白纸黑字写着的百万两白银的年度销售目标,他终于受到了震撼。

    华阳集团也不过是刚刚组建的一个草台班子,假以时日,等到明年后年,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子。

    文件中给出的教育指标也十分明确,他作为这方面的负责人,享受崇高荣誉的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关于农业,要求黑龙河上新建三座桥,垦荒三万亩,其中一万亩已经基本完成,另外两万亩要尽量提前。建设三个新农庄,每个农庄达到二百户到三百户居民的规模。

    农业生产当年实现粮食收成两万石,养鸡养猪养羊养牛养鱼若干。

    文件还要求同时修建或者拓宽厂区道路以及厂区直达华阳县的道路。

    修建两个矿工宿舍区和一个商品房小区。

    矿工宿舍为三层楼房,每层二十个房间,每个房间住八个人,每个宿舍区二十栋楼,如此,,两个宿舍区就可以解决将近两万人的住宿问题。

    商品房小区也是二十栋楼,分为一室一厅60平,两室一厅90平,三室一厅120平和四室两厅150平几种户型,配套食堂和学校。

    房子采用水泥预制板加红砖结构,暖气,热水和自来水入户,有厨房有厕所,上水为一寸钢管,下水铸铁管,小区下水道为粗水泥管。

    修建商品房本是蓝采和与王启年共同商量出来的一个收割矿工的计策,所以王启年也很是重视,只见他皱着眉,指点着文件问道:

    “你这个户型不合理啊,

    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完全没有必要建嘛,

    建好了也卖不出去。”

    蓝采和问:“为啥?”

    王启年道:

    “既然结婚了,夫妻总要一间房吧?

    总要儿子一间,闺女一间吧?

    既然肯买房子的人,书房总是要一间吧?

    再说,若是父母同住的话,总要一间吧?

    若是再有个小妾,总要单独一间吧?

    还要考虑下人的房间嘛。“

    听他这么说,众人都笑了。

    蓝采和道:

    “照你的说法,最少也得七室一厅才够。

    你不能按照你家的人员结构套到工人身上。“

    李云龙道:

    “别说七室一厅,大哥家买两套,十四室两厅都不够。”

    原本在这种集团会议上,李云龙一般是不发言的。

    但这次护厂队进山剿匪,收获颇丰,他的腰板也就硬了起来。

    他抽着烟,喝着茶,不时插几句话,很有些志得意满。

    蓝采和妥协道:

    “好好好,你说的也有一点点道理。

    那就把一室一厅取消掉,从两室一厅开始。

    另外,咱们再建一个别墅小区,一个宾馆和一个办公楼,

    保证满足各种需求。“

    光头山剿匪只是一个小插曲,蓝采和的主要精力,肯定还是放在矿山上。

    他的总体思路,就是利用现在的兵荒马乱,在不引起官府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发展壮大,尽量多的从大明朝吸取营养,早日达到九层塔理论的第三层或者第四层,等到各方势力回过神来,准备找麻烦的时候,华阳集团就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谁也不再能奈何它什么。

    自从蒸汽机弄出来以后,虽然还存在密封不好,跑气严重,效率不高的问题,但这其实已经是比较先进的结构设计,别人不理解这东西的伟大意义,但蓝采和却是信心满满。

    有了蒸汽机,机加工车间的各式机床就可以实现更新换代,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都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炼钢炉也可以在动力机械的加持下,达到三十吨以上的日产量。

    原本无法量产的水泥厂和砖瓦厂,已经可以正式投产。

    肖老三皱着眉头问:

    “咱们化肥够不够一万亩地用?”

    蓝采和示意白素素回答。

    白素素白亮亮姐弟俩的日常工作,除了在华阳学院代课,主要就是协助蓝采和搞化工。

    白家姐弟非常聪慧,对于物理和化学特别有兴趣。

    现在所说的化肥,其实是在煤焦化和炼钢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煤焦油综合利用。

    主要产品是硫磺,煤油,沥青,硫酸铵等等。

    肖老三需要的,就是硫酸铵。

    白素素问:“你们一亩地准备用多少斤?”

    肖老三被问得张口结舌,眼睛里都是茫然。

    他长得黑瘦矮小,不爱说话,谢九妹很是看不上他。

    但此人是个种田务农的好手,得到了蓝采和的看重,也迅速成为华阳集团的骨干人物。

    化肥这个名词,他是刚刚听说不久,自然不知道一亩地要用多少。

    众人都把目光转向蓝采和,因为他经常吹牛说,田地里只要加上化肥,产量就能翻倍再翻倍。

    蓝采和摸摸鼻子,又揉揉耳垂,有些许的尴尬:

    “你们都看着我干啥?我又不会种地。

    我估计啊,我猜,一亩地一百斤肯定合适。“

    白素素道:

    “一百斤就不太够,八十斤就差不多。”

    蓝采和大手一挥:

    “好,就这么定了,反正是头一年嘛,咱们摸索着来。

    等有了经验,明年咱们再搞一个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