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钉子户

骆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开局封杀,我反手挖走天后最新章节!

    第137章 钉子户

    叶青宁和林一凌因为《天籁歌手》获得了极大的流量,围脖粉丝蹭蹭蹭地上涨,围脖热搜占据了top10里面的五个。

    #小狼狗:起风了#

    #立中宵的天下#

    #约歌大会#

    #林一凌夺冠之姿踢馆成功#

    #叶子《从前慢》唱哭天王#

    此外还有一些10名开外的热搜。就连媒体也纷纷报道。

    《立中宵的新歌,更是向往生活的诗》

    《起风了,华夏文化复兴果然起风了》

    《终于有人踢馆成功并夺冠,天王都惊了》

    《向立中宵约歌成了趋势》

    ……

    就在节目结束后,歌曲资源同步上线各大音乐平台,《从前慢》、《起风了》如同坐上火箭,很快就窜上去了,不到一小时就在新歌榜上先后挤入前十位置。

    本来前十的歌手纷纷颤抖,原第九和第十两人抱头痛哭。

    “叶子和林一凌不是已经拿到这个月第一和第二了,他们想干什么?”

    “我好不容易才拿到的新歌榜前十啊,跑各种通告维持了半个月前十啊,一个小时都不到就没了……”

    “算了,咱们资源不如人家,该让步就让步吧。”

    “我不服!为什么这么对我!”他看向榜单第三到第八名,发出哼哼地冷笑:“都得死!”

    也就过了这个夜晚,各大音乐平台的第一和第二名没变,但是第三名基本都变成《起风了》,第四名变成《从前慢》。

    林一凌甚至都吃惊了,自己居然能超越叶青宁,与叶青宁在11月新歌榜上平分秋色。

    可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程思就是那个比较忧愁的人。

    叶青宁和林一凌都是他《梦回宋城》节目的歌手,但是因为播出时间与《天籁歌手》相同,以至于两个节目左右互搏,最后很多流量、两人的粉丝都被《天籁歌手》吸引过去了。

    这一晚的节目,《梦回宋城》的收视率和视频播放量明显有所下降,新歌榜上,《梦回宋城》的曲目点击量、下载量也比较弱,完全不是综艺节目的对手,是比较小众化的趋势。

    程思愁眉苦脸地打通陈季电话:“陈老师,叶子和一凌跑去《天籁歌手》我没意见,我很支持,可是他们在那里爆发得太强了吧,把观众也都吸引过去了。”

    陈季很淡定:“这不是很正常吗?毕竟《梦回宋城》是个文化节目,但是《天籁歌手》娱乐性更强。”

    “是啊,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这样下去下下周《梦回宋城》的收官之夜就有点麻烦了。”

    是的,《梦回宋城》规划中就只有5期,每位歌手有三次展现机会,前面4期,每一期只上5位歌手,最后一期收官战才会全部上演。

    毕竟陈季的精力实在有限,即使他能提供更多的词牌曲谱,同步进行原创的作曲人也够呛。

    这个节目最主要目的是掀起宋词文化之风,同时笼络一批知名作曲人,先做第一季,往后一段时间沉淀一下再做。

    所以下下周的收官战,程思特别担心因为叶青宁和林一凌在《天籁歌手》的优异表现,把期待值拉高了,更多流量选择《天籁歌手》,《梦回宋城》就要遭遇滑铁卢。

    “放心吧,收官战,我和立中宵都会出手,程导你先安心做好下一期。”

    程思瞬间眉开眼笑:“好,就等你这句话了。”

    姜还是老的辣。

    对于陈季,那就是各取所需。

    陈季现在要做的是借着这一期的热度,继续推高叶青宁和林一凌的歌曲受众广度,在金曲奖等各大奖项评选之前,为他们加码。

    顺便通过这些新出的歌曲,通过音乐平台先行收割一部分收益,维持住公司的运营。

    已经来到临安的叶青宁,卡着点在节目结束后,就跑到办公室找陈季。

    她要抓住每一个与陈季互动的机会,顺便监督江越的动态。

    这个点已经很晚,办公室就剩几个人,其中还有的是宋城项目的规划设计师。

    今天的陈季有些疲惫。

    白天,在官方人员陪同下,他和工作人员一起去现场勘测地块情况。

    之前由于陈季要兼顾两个节目的曲目筹备与指导,在临安的办公室更多是方向把控,对于细节没有那么在意。

    当他腾出手,了解到一个细节:地块似乎不能很顺利地拍下来,项目的进程要比既往规划的晚,具体是晚一个月、三个月还是半年都难说。主要原因是,地块较大,以空地、破旧村落为主,有少数原住户需要拆迁。

    大部分原住户都接受了官方的拆迁条件,但还是有少数几户不愿意迁走。而这几户刚好嵌在地块的不同角落,非常影响整体规划。

    虽然他们可以留下来,但是这可把规划设计师愁坏了。

    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于是,陈季就亲自前往地块查看。

    果然,整个原计划一期的地块上,零散着有四户钉子户。

    其中两户以此处为祖宅的缘由,狮子大开口,要钱,要房,甚至要地,而这两户刚好嵌在了规划的两大板块中心,非常影响整体。

    有一户是一位独居的老奶奶,这里是她和已经逝去的爱人的居处,有着他们曾经度过人生风风雨雨的回忆,所以她不愿意离开,更不愿意看着这个承载回忆的住所被拆。

    还有一户位于林地边缘,是一位中年人的简陋瓦房,远离村落。与其说这是他的住所,不如说是他祖祖辈辈守护的地方,其中涉及到了烈士问题。

    对于让人头疼的钉子户,陈季先抛开了狮子大开口的两户,只要是这种人,他有的是办法搞。

    他听到“烈士”二字,以及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情况的特殊性,先来到林地边缘。

    这里已经是一期地块的边缘地带了,看似其实最无关紧要。有人建议,实在不行调整规划,把这部分划开,免得触碰某些不合适的地方。

    但是陈季坚持要来看看。

    瓦房已经非常破旧,很明显年久失修,各种设备可以看出修修补补的痕迹。住在这里的是位朴实、黝黑的中年人,憨厚老实,正准备拿起斧子上山砍柴。

    瓦房还是用的柴火灶做饭。

    中年人看到来人,也没有生气,很平淡地说道:“各位,我已经说了好几次了,我不会搬的,我要在这里为我爷爷,还有他的战友们守灵的,他们当年在这里牺牲,总不能成为孤魂野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