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颍川学子

崛起绝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三国之北伐中原最新章节!

    “嘉拜见主公。”郭嘉毫不犹豫,摇摇晃晃的挺起身子,神态严肃的对刘尚弯腰一礼。

    见郭嘉开口就喊自己主公,刘尚的心顿时飘飘然,快要飞到了九天之外,脸色说不出的亢奋与喜悦,溢满在了整个脸庞之上。

    “奉孝免礼,快快起来。”刘尚忙是站起身,双手托起郭嘉,笑容满面,和蔼可掬道:“我得奉孝,犹如高祖得张良,陈平也!汉室可兴,大业可成。”

    郭嘉,世之鬼才,洞察先机,算无遗策。

    官渡之战中,郭嘉扭转乾坤,力挽狂澜与倾倒之际,凭着郭嘉釜底抽薪,刚毅果断的手腕,终于赢得了这场决定中原命运的胜利。

    料想,如果官渡之战没有了郭嘉苦口婆心的劝说以及统筹大局,曹操还有信心,还有那份胆量与有着数十万铁骑一争高下吗!

    就算有,那份信心也不能让曹操下定决心,只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到头来么有顶尖的谋士相助,只能错失良机。

    然而,刘尚成功的收服了郭嘉,凭借着那神鬼莫测的智慧,不出几年,刘尚就可以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中站稳脚跟,鹿鼎天下。

    “奉孝,还是快快收拾随我去江东吧!”成功的完成了这次的任务,刘尚已经觉得没有必要再留下来,中原局势鱼龙混杂,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况且刘尚这次单独进入颍川,身边没有军队,万一身份泄露,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杀他处之而后快。

    郭嘉虽然放荡不羁,但现在已经归顺了刘尚,虽然说不上真心实意,但是身为人臣,也要为自己的主公着想,所以立马点了点头,准备收拾行李。

    “哎哟!”郭嘉一转身,只觉得脑子里沉沉的,只觉得脑子里有一瓢水在摇曳,摇摇荡荡的,脚步一抬,就是一个踉跄,扑倒在地。

    刘尚皱了皱眉头,他已经明白,这是酒的后劲发作了。

    顿时,刘尚也感觉到脑子晕晕沉沉的,虽然算不上严重,但是想赶路的话恐怕是不行了。

    郭嘉趴在地上苦笑道:“主公,这酒的劲可真足,我可是千杯不醉,没想到喝了这酒,就怕不起来了,此时,我的四肢都已经开始疲乏无力,脑子更是翻江倒海。”

    刘尚无奈一笑:“罢了,看来今天是走不了了,只好在这里过一夜,明早在启程。”

    “多谢主公谅解。”郭嘉迷迷糊糊的说了一句,然后两眼一瞌,脑袋垂了下来,直接睡晕过去。

    看着郭嘉与刘晔毫无形象的趴在地上,连绵不断的呼噜声,刘尚只有苦笑的微微摇头,伸手抚了抚有些微烫的的额头,自言自语道:“看来今天真是喝多了。”

    随后,刘尚朝屋外喊道:“陈横,黄叙。”

    外面听到喊声的陈横,黄叙听到后大开房门,联袂而进,当看到醉倒的刘晔与郭嘉后,都是古怪的看了对方一眼。

    “看什么看。”刘尚笑道:“把他们两个扶到床榻上,我们今儿要在这过一夜,明早在赶路。”

    两人闻言,立刻照办,当把两个醉汉子拖到床榻上后,黄叙问道:“主公,可是说服了郭嘉?”

    “那当然。”刘尚脸上露出了无限的自豪,仿佛收服了郭嘉,是一件很荣誉的事。

    “看这郭嘉也没有什么本事,年纪又不大,难道还能胜过刘晔,满宠。”黄叙脸上露出深深疑惑,一边的陈横闻言,也是深以为然,认为刘尚为了一个郭嘉,就孤军进入颍川,承受着随时面临的风险,很是不值。

    “你们不懂。”刘尚说了一句之后,便没有解释下去,郭嘉的能力到底如何,可不是光说说就能说出来的,还是让时间去验证,他就不信,凭着郭嘉那经天纬地,乾坤倒转的才能,还不怕面前的俯首帖耳。

    黄叙两人面面相觑,疑惑更深,但是他们还是选择相信刘尚,但是看向郭嘉的眼神还是不屑一顾,不是因为郭嘉的才能,而是从刚开始郭嘉留给两人的映像就不是很好,傲慢无礼,性格狂放,这哪像是一个谋士,明明就是一个混混呀!

    “咚!”就在黄叙和陈横满腹疑虑的臆测时,刘尚已经坚持不住倒下了,醉晕的脸上弥漫出喜悦的笑意,仿佛做到了什么美梦。

    黄叙两人苦笑的摇摇头,本想把刘尚扶在榻上,却发现那张不算大的床榻已经被刘晔、郭嘉联合“占据”了,哪还有多余的位置,没法,黄叙两人把几张席榻合并在一起,再把刘尚搬到席榻上。

    做完后,陈横又对着黄叙道:“黄叙,你守下半夜,我来守上半夜。”

    此时并不是放松的时候,现在所有的诸侯都注意着刘尚,可以说危机四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个杀手,前来行刺,再加上现在军队不在,更应该要小心。

    黄叙严肃的点点头,郑重抱拳道:“陈将军,由我等二人在此,必保主公万无一失。

    两人轮流守夜,夜色静谧,并无异常,这一夜就在刘尚几人呼呼大睡的时光中过去。

    第二天,太阳高照,透过橱窗照射进来,让一屋子的人都从睡梦中苏醒。

    刘尚伸了伸腰,对着刚醒过来的郭嘉道:“奉孝,快些收拾收拾,我们要立刻上路。”

    郭嘉听言,虽有些不愿意,但还是懒着身子开始收拾。

    这时,屋外响起了敲门声,让屋内众人脸色一肃,尽是凝重之色,眼光中射出浓浓的警惕扫向被敲响的房门。

    “喂喂!奉孝,还不快开门,怎么没动静,不会又还在睡吧!”屋外传来一声不耐烦的声音,声音清嗓浑厚,再加上那有些像砸门的声音,让人忍不住的捂住耳朵。

    屋内之人除了郭嘉外,神情立马松懈下来,眼中那一抹警惕也散去,原来是郭嘉的朋友。

    但虽然如此,刘尚等人的脸色还是有着一股担忧,手握剑柄,目光炯炯。

    刘尚此行的行踪,可是要严重保密,能少让人知道就越好,此时的中原诸侯,有好几个都被目光盯在刘尚身上,特别是袁术,更是想处之而后快。

    要是让袁术知道刘尚只带着几人独自出寻,恐怕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不是派杀手就是派军队来剿杀刘尚。

    黄叙小声的向刘尚问道:“主公,我们该怎么办?”

    刘尚看了眼一脸惫懒的郭嘉,露出一丝好奇,眉头一挑道:“既是奉孝的熟人,那肯定是要见上一见的,去开门吧,还有你们把刀枪都收起来,别露出破绽。”

    黄叙依言,拉开门闩,打开房门。

    门一拉开,刘尚等人斜着眼光看去,只见来人是一个身材颀长,穿着朴素白袍的文士。

    “哈哈!你这懒鬼终于起来啦!”白袍文士见门打开,就立马叫道,谁想眼前是一个陌生人,不由大惊,愣了愣道:“你是何人,为何在奉孝家里?”

    黄叙张了张嘴,却有不知如何开口,自己等人的来路是肯定不能说的,但要撒谎的话,在看到对方那清澈透亮,恍若漆黑深夜中一缕荧光照明的眼神后,心里升起一股意识,认为就算是撒谎,也瞒不过眼前此人。

    不由得,黄叙只好把求救的目光转向刘尚。

    这时候,郭嘉带着一声懒洋洋的语气,对着门外之人道:“志才,还不快点进来。”

    “志才?”刘尚心里嘀咕道。听着白袍文士那很不客气的语调,刘尚很明白这身穿白袍的人和郭嘉的关系肯定是好友,而且关系还很好,要不然不会这般出言不逊。

    只不过,刘尚本来还在猜测着门外是什么人,会不会是荀彧、荀攸这些颍川才子,倒是郭嘉一声志才,让刘尚立马想到了一个人,心思马上变得活络起来。

    志才者,姓戏,名忠,字志才。

    和郭嘉一样,都是寒门子弟,其才学不在郭嘉之下,但是绝不会在郭嘉之上,只不过此人在历史上的文笔很少,仅仅是昙花一现,恍若三月的秋叶,眨眼凋谢。

    颍川之地,地大物广,人杰地灵,汇钟灵之气聚集于此,不知培育出了多少才俊。

    颍川学子中,荀彧擅内政,有大局观,有见识。荀攸晓军事,能算无遗策。程昱有谋略,能断大事。陈群通政治,有治世之才。钟繇能治军,上能领兵,下通典刑。更有着善于洞悉人心,察探先机,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郭奉孝。

    历史记载,曹操麾下的文臣班底繇都是从颍川学府出来的,他们形成的一个颍川集团在曹操的势力下根深蒂固,仅仅差于曹氏和夏侯氏,但就算如此,依旧没有人敢轻视。

    在这个战乱纷飞,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三国时代,颍川学子可谓是名声大造,脍炙人口,千古芳名流传万世。

    他们的存在,间接的主宰着东汉命运的走向,掌握着时代命运的方针。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