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各路反应

崛起绝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三国之北伐中原最新章节!

    讨贼檄文发出去三天之后,就如同瘟疫一样的速度在各处传播,大街小巷,犄角旮旯,不论是在哪个角落,都会贴满着告示,已经到了人所共知的地步。

    曲阿,州牧府。

    书房内,刘繇安静的坐在大椅之上,均匀的呼吸声配合着手指敲击着案板,显然在告诉别人,他在思考着什么。

    桌子左边放着一件文书,从足迹上看出已经被翻来覆去很多次了,桌子对面站着两人,分别是孙邵,是仪,此时从他们的表情也跟刘繇差不多,捉摸不定,复杂之极。

    “我儿糊涂……糊涂……”沉静良久的刘繇终于开口,一开口就是谴责的话语,但脸上却没有多少的愤怒之色。

    “大人,其实这未尝不是好事。”见刘繇开口说话了,孙邵也不再憋着,缓缓说道:“刘公子如此做,无非就是站在天下大义面前,有意的增加名望,檄文一出,天下之人也会纷纷叫好,倒时候有利的还是大人啊!”

    “这我又何尝不知。”刘繇深呼口气,说道:“尚儿此举,无非就是纠集各路州牧,刺史,太守聚义会盟,联讨董卓。但是你们想过没有,皇上,朝廷都把持在董卓,朝堂之上,董卓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我们是可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军,但要是董卓发布一诏书,直接称我们是反贼,你们说天下之人会站在哪边,如之奈何?”

    刘繇一语就戳穿问题的关键,身为汉室宗亲的他想到的问题自然比别人多得多,不论是刘繇,还是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幽州刘虞,他们都姓刘,忠心于汉室,所谓的清君侧他们是万万不会苟同,而其他的诸侯却没有这个顾虑,他们的出兵为非就是挣官,挣饷,挣地盘,只取决于利益方面的考虑,不像刘氏宗人那么有负担。

    “董卓擅废少帝,扶陈留王刘协为汉帝,此等大逆不道之举,人人皆知,民心又如何会向着董卓?”孙邵不解道。

    刘繇淡淡的望了孙邵一眼,说道:“先皇遗命,欲立刘协为太子,是何进篡改先皇遗命,改立皇子刘辨,如今,董卓虽然擅废刘辨,改立刘协登基,实际上就是按先皇遗命行事,不知道的还以为董卓的忠臣呢。”说道最后,刘繇也是感慨的笑出声来,笑声中多有讽刺,无奈的意味。

    “那……这……”孙邵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开口,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

    这时候是仪上前一步,望着刘繇的眼神,怀疑的说道:“主公,公子真怀有天子密诏。”

    “密诏个屁!”刘繇登时站起来,圆瞪的双目充满了愤怒,大声的叫骂道,看来这件事让他火气很大。

    “还天子密诏!这么大个事也不跟为父商量商量,竟然擅自做主,真是翅膀硬了,以为是一个太守,就不敢把为父放在眼里,可恶!混蛋……”

    “大人消消气,某认为公子不是鲁莽之人,公子敢如此说,就必会有解决的办法。”孙邵见刘繇怒气渐渐冲天,忙是劝慰道。

    “是啊!是啊!我观公子也不是冲动莽撞之人,想必公子以有所准备。”是仪也是帮着腔,但语气之中却没有显著的自信,他认为,所谓的天子密诏根本就是没有可能的事,怕公子这次是海口夸大了。

    发了一通的脾气后,刘繇也冷静多了,想想,不管刘尚怎么做都是自己的儿子,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既然刘尚执意要这么做,自己也不可能袖手旁观,遂道:孙邵,传书给牛渚的张英,让他领三千精骑,随刘尚出兵洛阳。

    兖州刺史府。

    此时的刘岱手中,也同样有着一份讨董檄文,不过跟刘繇相比起来,刘岱的神情则是开怀多了。

    对于这个许久未见的小侄子,刘岱真是又好奇又怀念,他有时候真怀疑这人是不是自己的侄儿,又或者是刘尚藏得太深了,没有让人发现他的不同。

    在刘氏军阀之中,刘岱不比他弟弟刘繇,益州刘焉,荆州刘表那样是以学识名利出身,相反的,刘岱却有一身本领,好舞枪弄棒,喜战场杀敌,所以在诸侯联盟之中,刘岱不比其他刘氏宗亲那般想的深远,也是诸侯讨董之中,除了不算个诸侯的刘备外,刘岱是唯一参加会盟的汉室宗亲。

    而现今的情况也一样,见到自己的好侄儿发布的檄文,好战的刘岱哪还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调动军队,召集文武,商讨联盟事宜,这动作迅速的,搞的声势比袁绍还大。

    此外,中原各地,张邈,陶谦,韩馥,王匡,江东孙坚……各路诸侯纷纷举起义旗,声势阵阵,进兵洛阳城下。

    但是诸侯中还有一人,对刘尚的讨董檄文是既纠结又气愤。

    南阳郡

    金碧辉煌,雕栏玉柱的议厅之中,已经没有了**宏伟的气氛,整个大厅就像是菜市场,买菜的与卖菜的正激烈的讨价还价。

    “主公,您必须去参加会盟,现在渤海的袁绍,徐州的陶谦,各路诸侯刺史都已经响应,为我们还迟迟未动,恐遭人非议啊。”

    “阎象,你别在这危言耸听,不过是一篇讨董檄文,哪会有这么高的号召力,我看八成是你乱说的吧。”

    “纪灵,你身为大将,应当以主公大业为重,岂能因嫉恨刘尚,而因私废公。”

    “我没有,你胡说……”

    “主公,弘认为应当起兵响应……”

    “不可,不可,此次讨董联盟可谓名不正言不顺,现董卓把持天子,要是他们称我等是反贼,我等是百口莫辩啊。”

    “主公,您乃四世三公,海内名士,如今袁绍这位庶出都已经参与会盟,主公你要是在摇摆不定,恐在袁氏中的地位将会被袁绍所取代啊……”

    “主公,必须会盟……”

    “主公不可,万万不可……”

    “……”

    “够啦!我要被你们烦死啦,都给我安静。”袁术的一声咆哮,彻底的震住了还在议论纷纷的众人。

    一甩袖袍,袁术阴沉的脸色已经煞白的可怕,眼珠在众人之中怒视着,陡然间,落在一个角落的身影之上,袁术眼睛顿时一亮,伸出手指指去,说道:“张勋,你认为我们是会盟还是不会盟。”

    原来,刚刚大厅之上,所有人都吵得忘乎所以,面红耳赤,唯有张勋孤零零的身影站在一角,默不作声,不是他不愿意发表意见,而是身为臣子,他深刻明白,有些事还是不要参与的好,况且讨董一事,有利也有弊,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眼见袁术指名道姓的问自己,张勋也不再装沉默,走出一步,思考片刻,牙一咬,仿佛下定了决心般,对袁术拱手道:“主公,你比刘尚如何?”

    当着众人的面,张勋直接拿自己和刘尚比,袁术整个脸一沉,恼怒的眼神看着张勋,“如果我挥全军压进,刘尚焉能奈我何?”

    寿春的丢失,士兵的折损,粮草,马匹纷纷“送”给了刘尚,这是袁术最大的耻辱,但是又拉不下脸说自己不如刘尚,所以就拐了个弯,从侧面回答这问题。

    “如今刘尚以大义为盟,主公难道还不如刘尚乎!”

    这一句话,瞬间把袁术的怒火点燃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袁术都不会承认自己比刘尚差,本来袁术就有出兵讨董的想法,现在被张勋这么一激,就更加坚定了袁术出兵的信念。

    沉思良久,袁术终于做出了决定,眼睛往下面一扫,在纪灵于张勋之间徘徊不定,最后,袁术看向张勋道:“此次会盟以张勋为先锋大将,统领三军人马。”再看向纪灵道:“纪灵领麾下镇守南阳,其余文武随吾出征。”

    “领命!”

    众人纷纷行礼,只有纪灵郁闷不乐,狠狠地瞪了眼张勋,然后者瞧都不瞧,直接无视了纪灵的目光。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