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武将还小 一

崛起绝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三国之北伐中原最新章节!

    余杭县,县衙。

    此时的刘尚一身的戎装,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手底下分别是谢旌,李异和一众的官吏。谢旌,李异还好说,那些官吏则一个个低着头,颤着身子等待着刘尚的训话。

    刘尚看着这群官吏,经过战火的洗礼,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是精神不佳,眉宇间还散不去那一份恐慌,想来这两天是把他们坑坏了。随后刘尚揪住前排第一个官吏,对着他指道:“你,出来。”

    被指到的官吏一个激灵,站出来对刘尚恭敬道:“大人有什么吩咐。”不过说话的时候低着头,不敢看刘尚。

    刘尚很无趣的用手摸了摸下巴,我有这么吓人吗?搞得一个个见了自己就像见了老虎一样。“我问你,你们这里哪个是县丞。”刘尚来的时候就听说他们的县令英勇就义了,对这个县令刘尚还是很倾佩的,只有如此的县令,也才能保余杭这么久都没被攻破。

    那位官吏一听,无缘无故的松了口气道:“回大人,县丞早在严军攻来时,就中流箭身亡了。”

    “哦。”刘尚唏嘘地感叹下就发问道:“那把你们的县尉叫来。”

    官吏依旧答道:“回大人,县尉也牺牲了。”

    刘尚听了这话,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晕死,县令,县丞,县尉都挂了那这县城谁管啊。刘尚无奈的一挥手,不爽的答道:“不管了,你们县里现在谁能主事。”

    官吏听到刘尚略带不满的语气,肩膀颤了颤,脑袋低的更低了,语气里带着哆嗦的回答“在下……添……为主簿,还能说……说的上话……”

    刘尚看着那自称主簿的官吏,眼里带着浓浓的不屑,瞧你那德行,如果我没来的话,恐怕你早带着家产跑路了。再看那些站在一边瑟瑟发抖的官吏们,刘尚眼里扫过一阵失望,就他们这些人,如果自己走了,也不知道他们会把余杭治理成什么样子。

    就在刘尚想事情的时候,门外一个小兵传报说宋行回来了,刘尚喜出望外,忙叫那传令兵去传宋行。不多时,宋行踏着快捷的脚步,风尘仆仆的来了,见到刘尚行了个礼。

    看到宋行平安的归来,刘尚也很高兴,问了下此行的成果。

    答案让众人都很吃惊,原因是这样。宋行带领三百人袭击严军后方,因为严军从来没想过余杭还有援军,也不会想到还有人敢进攻他的后方。所以只在营寨里留下了一百人看守着,宋行见此,在对方没有察觉下,慢慢靠近他们,然后一齐杀出,在宋行带头下砍了几个头领级别的,其余人见他们人多势众,而自己这里又没人指挥,就很干脆地投降了。

    清理营寨的时候,宋行对粮草进行了瓜分,没有料到严军的粮草这么多,细细数来就有一百石多(一百二十斤=四钧=一石),其他的兵械马匹都忽略不计。

    刘尚慢慢消化着这重磅消息,有了这么多粮食,就可以和严白虎好好地打一杖了。其实刘尚早为粮食的事头疼不已,出发时,自己的部队只是随身带着两三天的干粮,到了余杭早就粮食殆尽了。

    原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刘尚只能放弃进军严白虎的打算。可现在平白无故的冒出这么多粮食,让刘尚那消沉的念头又活跃起来。

    只是现在余杭城这样子,刘尚可不放心把余杭城交给那些官吏。在说刘尚本是州牧的儿子,现在又是校尉之职,封一个县令也没问题吧!刘尚想着想着,眼睛不自觉的在宋行,谢旌,李异之间瞄了瞄。

    宋行三人见自家的大人瞄着他们,不自然的抖了抖身子,李异更是躲避着刘尚的眼神,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嗯!刘尚思考了下,终于把目光定格在了宋行上。决定了,就让宋行当这余杭的县令,把余杭交给宋行管刘尚也放心,一是宋行乃自己的心腹,虽然没有公开,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二是交给宋行以后自己也有落脚的地方。

    虽然谢旌,李异也行,不过李异冲动,头脑不冷静,说不定像历史中张飞一样把徐州给丢了。谢旌,头脑冷静,懂的权衡利弊,性格和宋行很像,不过就是资历太浅,不像宋行一样在军队里有很高的威望。

    吩咐下去后,也不管宋行同意不同意,就让他名正言顺的当上了这个余杭县令,其余官员迫于刘尚的威压也不敢反对,就算反对也没用,说不定最后自己还得告老还乡呢。

    宋行可是愁眉苦脸啊,对于将士来说,征战沙场才是梦想,如果一直窝在窝里,那还不憋屈死。旁边的谢旌,李异则是轻松的呼了一口气,然后是满脸同情的看着宋行,这目光让宋行瞧见,恨不得上前揍他两一顿来消消火。

    “好啦,好啦!”见宋行那满脸委屈的样子,刘尚马上转移话题,对那被叫出来的主簿说道“说下现在余杭城的情况。”

    那名主簿见刘尚问他话,恭敬得答道:“回大人的话,包括县令大人在内的官吏和都头共有十八人阵亡,余杭守军更是死了一半,伤员也有不少。”

    “得,得,你直接说现在余杭城还有多少士兵能作战。”刘尚对那主簿不耐烦的挥手道。

    “是,是,现在余杭还有三百能战之士。”主簿马上回答道。

    “哦!”

    “对了,为什么在严军进攻时,你们却不固守城池,而是出城作战呢?”刘尚发现到这个问题好奇的回答道。

    主簿顿时冒冷汗,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我也不清楚,大人如果想知道的话,可以问问凌壮士。”

    “凌壮士又是谁?”刘尚疑问道。

    主簿道:“这个凌壮士乃我余杭本地人,游侠出身,仗义施财,好打不平,专惩为非作歹之人,在县里的民望很高。严军来犯时,他率领着一众游侠,帮助县令大人共守城池,深的县令大人的信任。后来县令大人身亡,他遗言道,让凌壮士主事,抗击严军。”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位凌壮士也是个人物啊,不知道他叫什么?”刘尚对这类人还是很钦佩的,毕竟在乱世,人都会为自己私立着想,哪会顾及他人的死活。所以刘尚对这人动了心,从这位主簿的言语中就知道了此人本事极好,心性也很好,乱世人才难得啊!如果可能刘尚也想把这人招到自己麾下。

    “回大人,此人姓凌名操。”官吏回答道。

    “嗯?凌操?余杭凌操?”刘尚一听这官吏这么说,就知道这凌操是谁了,囔囔自语着。随后又不放心答道:“他有没有儿子。”历史中刘尚知道凌操有个儿子叫凌统,这凌统可比他老子还牛啊!其武力可以跟那甘宁打得不分上下。如果那凌操真是历史中的那个,一定要想尽办法把它招来,顺带着一个未来的武将,嘻嘻嘻!

    呃?这位主簿没想到刘尚会问别人有没有儿子,疑虑的答道:“是有个儿子吧?”语气中显得不是很肯定。

    刘尚本是激动的心情,听见那主簿这语气不足的话语,就仿佛浇了盆冷水。然后板着脸问道:“现在凌操在哪?”

    主簿看到刘尚面容不善,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战战兢兢地答道:“凌壮士因为这两天超劳过度,被人抬回家修养了。”

    “你可知道凌操的住处?”刘尚问。

    “卑职知道。”主簿回道。

    “那就好。”刘尚说完站起来,对着主簿道:“现在就带我去凌操的住处。”

    主簿哪敢不同意,连忙对刘尚请到。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