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兴奋

早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极品小媳妇最新章节!

    “禀告钦差大人,此信系太平镇一名叫刘东阳的秀才所书,“据《周律通制?诉讼》来定,诬告者抵罪反坐,不过据刘东阳所讲,他会写这封信完全是因为受别人委托的,但信是由他长女手中递上来的,诬告有些过了,但告不实一定是跑不掉的。”萧诚说道。

    控告别人犯罪不实,不是出于故意,不算诬告,但也要受处罚。

    “那就杖责一百!”邹旭尧冷冷地说道,“以儆效尤!”小小一个秀才竟然想着糊弄钦差。

    萧诚脑门上又开始冒汗,看着邹旭尧,一副想开口出害怕的样子。

    “有话就说。”

    “刘东阳不过是个穷秀才,只怕没有这么经打。”

    一百杖下去,不死也差不多了,打死刘东阳事小,万一人家岳父吴举人联合本地的地头蛇闹起来,他这个知府就别想安宁了。

    “你看着办就行。”周旭尧说道。这种小事,哪用劳烦钦差大人。

    刘秀才只被打了十下,一样的皮开肉绽,从月中一直在床上趴到小年。

    小年,在南阳一带也称灶田节。

    据说,到了这一日,老灶爷、土地爷、太岁爷等还有许多民间的诸神,都要回天庭述职,特别是老灶爷,掌管民间一切和火有关的东西,故人间大都会在这一日拜灶田和其他的神。

    主妇大都在前一天晚上就把面粉准备好,配上自制的酵母,和上温水搅拌均匀,放在面盆里,盖在锅里保温。

    等到第二天早上看到面糊发了泡泡,再加面粉进去,放在案板上揉和好了放置起来,等到揉好的面团再膨胀、发酵得像面包一般,取出来再和一次,放进油、葱花、盐等佐料卷成花卷,剁好好,揉成椭圆形,文火把两面都烙成金黄,最后放在锅里蒸,这种祭灶的食物,俗称火烧馍。等老灶爷享用过了,一家人再坐下来吃年夜饭。所谓的的小年年夜饭,也就是这火烧馍。

    田立春看着赵氏烙的火烧馍,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食物的香味对她来说,吸引力大过一切。

    “娘,是不是火太大了,我闻到糊味了。”正在烧火的田小梅说道。

    “不大,正好。”赵氏笑眯眯的摇头,“你娘什么时候把火烧馍做糊过?”

    田小梅用力的嗅了嗅,“还是有糊味,难道是刘小翠他们的馍做糊了?”

    田二梅冷笑道:“往年这个时候,刘小翠都会来咱们家里转两圈,今年也不来了。”

    “她来咱们家,不过是为显摆他们的馍是白面做的。她爹被知府老爷打得现在还起不了床,每天都乱发脾气,她娘哪有心情给她做馍。”田小梅说道。

    太平镇地处丘陵地带,大都是沙土,土壤层很浅,很难贮藏住水份,基本是望天收,冬小麦的产量低得可怜,一般人家会割了小麦会少种一点高梁。

    高梁粉十分粗糙,口感也不太好,但多数人家会种一点,细粮如果够吃,高梁米就喂牲畜,高梁穗可以做刷子、扫把,细点的高梁杆可以做筛箕、锅盖,粗的可以编织起来做床垫,叶子可以喂牲口,根可以做柴烧,更种要的一点,夏季播种的作物雨水广,杂草多,高粱长得快,锄一次之后就苗就窜起来了,土壤贫瘠一些也不要紧,只要雨水好,就能抽穗结籽。遇上细粮不够吃,还可以掺在一起,撑上一段日子。赵氏的火烧馍里经常是掺了高粱粉的黑馍,往年这个时候吃白馍的刘小翠经常来赵家显摆。

    大周朝规定军户超过三顷的地就要交税,交税也得种,不种就得饿肚子。就算这样,赵氏和闺女们仍旧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姑娘们思前想后还是把主意打到了贴布绣上面。

    三个梅吃着火烧,商量着去大兴布庄的事。

    那件衣服她们在赵氏被官差抓去的时候就带去给宋得贵看了。宋家的表舅爷也觉得这个点子不错,可以让她们在布庄帮忙加工一些差不多样式的,一件给五十文钱的工钱。

    寻常男子给人做长工种地、拉车、割麦子、收庄稼一天也不过三十文,五十文算是天价,姐妹几个都很高兴,准备去帮忙几天换点小钱回来过年。宋家表舅倒是希望她们当天就留下来接活,一则是需要宣传,二则姑娘们想在家里多陪赵氏几天,她去了一次官府,受惊不小。

    “要不,我留在家里陪娘,你们几个去。”大梅说道。

    “你针线最好,有些高难度的必须你才能完成,又是老大,遇到事可以给她们做主心骨。”赵氏说道。

    “那我呢?”二梅热切的问道。

    “主意是二梅想的,她针线也不错,有眼色,脑袋也活络一些,二梅也必须去。”大梅说道。

    “我也想去,我的针线虽没有大姐和二姐好,但我的花折得最好,再说我一直没机会动手,哪能做好?现在有机会学,让我也跟去吧。”田小梅央求地看着屋里的每一个人。

    “你们都去,我就留在家里陪娘。”田立春淡然说道。

    “不行,你必须去!”三个姐姐异口同声地说道。

    “你们四个一起去,娘是大人,一个人在家里没事。”赵氏笑道。

    “我在家里陪娘吧。”田小梅说道,“快过年了,家里还不少事要做呢。”

    赵氏想了想,就同意了。孩子们孝顺,要陪着她,她得领这份心。

    田立春见三姐主动要求留下,心中不由一喜。这下她就不用担心了。

    “三姐,你在家里,有空就帮我照看一下小黑,行不行?”田立春试探地问道。

    “不干,你自己带着吧!”田小梅直接拒绝。

    小崽子站都站不稳,却每次看到她就呲牙咧嘴。

    也不知道那么大的雪,它是从哪爬来的,偏偏被小妹看到了,要是她,早一脚踩死了。

    妹妹偏说它有灵性,非要养着不可。

    这小崽子也怪,在小妹面前温顺得就像小狗一样,见到她却凶得不得了,一副随时就要扑上来的样子。

    要知道那可是一只狼崽!它妈的皮此刻正做成坎肩穿在自己身上呢。

    难道它想报仇?

    还没满月呢,它知道个屁!

    有机会还是说服妹妹弄死算了。

    “你抱去城里得了,谁会注意它,一只小狗而己。”田小梅徉装不甚在意地说道,“要不你把它放到猪圈,还有奶吃,也省了照顾。”

    家里的母猪刚生了四只猪崽,还没满月,正在吃奶。

    “它不会把猪娃给咬了吧?”田二梅说道。

    “小着哪,牙都没长出来。”赵氏笑道。

    田立春就把狼崽抱了起来,丢进了猪圈里。

    “小黑,给你找了一个新妈妈,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她说道。

    黑黑瘦瘦的小东西,也不知有没有听懂她的话,只拿乌漆漆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它。

    似乎有点不愿意的样子。

    总不能天天带着它吧?田立春一狠心,抬脚就走。

    哪想她脚才跨进门槛,小黑已经咬着她的裤脚也跃了进来。

    “算了,我带着吧。”她说道。

    反正它还小,又这么温顺,应该没人知道是头狼吧?

    因为要早起,吃过晚饭,大家就休息了。

    母女五人挤在一张床上,倒也暖和,就是高粱秆子做的床垫只要有人动一下就吱吱呀呀的响个不停。

    田立春在这响声中进入了梦乡,似乎只有眨眼的功夫,又被二姐给摇了起来。

    姐妹三人披星戴月的赶到了城里,一人啃了两块又干又硬的红薯干,等着布庄开门。

    硬邦邦的红薯干,比牛筋还结实,两块吃完,腮帮子嚼得发酸。幸好店门开了,一名叫金牛的伙计打着呵欠领着她们进了后院的厢房,外祖父早等在了那里。

    “我前天已经把衣服挂在店里,有好几家的小姐都看中了,你们慢点弄,千万别折腾坏了。”他郑重其事的说道,“万一坏了,把你们几个都卖掉也不够赔一件衣裳。”

    这话绝对不是吓唬她们。

    田立春早打听过了,像邹旭尧穿的那种纯色的貂皮大衣,一件大约需要六十多只貂,一张貂皮的价格大约是三百两银子,但实际上两千两银子买不到纯色的貂裘,因为大周国的官员帽子上都以貂尾做装饰,只是挂的地方不同,内务府到最后实在找不到那么多貂,只好用狗来代替,用狗尾冒充貂尾,所以现在的大周,别说是成年的貂,就是刚出生的貂也很难找到,貂裘十分难寻,基本上是有价无市。

    然而,大户人家买一个丫鬟,也不过是十两银子。

    好在宋德贵是个谨慎的人,第一次只拿来一件银红色的素色缎面通袖小袄,据说是孟同知家的衣裳,想在上面绣梅花。

    这个十分简单,田二梅拿剪刀,大梅动针线,做好了以后田立春自作主张在袖口和领口用同色的碎纱布头给加了个带皱褶的边,通共花了两个时辰,宋德贵看了,二话不说,先点了点头,露出十分赞赏的神色来。

    “缎子最容易刮花,难为你能想到用纱,好洗不说,倒显得比先前好看些。”他看着田二梅说道。

    当初来找宋德贵的时候,田立春恳求了二姐许久,让她不要透露出改衣服是自己的主意,“一个傻子突然变得比大多数人聪明,会被当成妖怪的。”她说道。

    田大梅听田立春这么一说,立刻就逼着田二梅把这件事应承了下来。

    宋德贵以为是二姐的功劳,所以待她就比旁人亲切了几分,亲自给田二梅端了杯水,又拿来两件素色缎面的衣裳过来给她们加工。

    田立春他们第一天开工,加工了四件衣服,赚了两百文。

    初战告捷。

    “一天两百,十天两千,一百天两万,今年过年咱们都可以穿花衣服了,我和大姐还要每人买一盒胭脂,过年要买鸡、买鱼,攒到明年,就可以重新盖房子了,四周都要围上院墙,再养一条狗,看谁还敢乱到我家里来!”

    田二梅把钱袋子抱在怀里,念念叨叨,兴奋得直到三更才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