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大婚

一梦九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io,最快更新开局求娶黄月英最新章节!

    刘琦和黄月英二人,跟在手捧红烛的侍女身后进入大堂。

    刘表与蔡氏,黄承彦与夫人皆是喜笑颜开坐在大堂首位。

    亲朋好友坐满两侧。

    随着司仪一声声叫喊。

    刘琦二人便暂时当起了提线木偶。

    直到那声‘礼成’被司仪喊出,刘琦和黄月英被一群部将亲朋拥簇着入了洞房。

    洞房内。

    红烛冉冉。

    酒菜自是早已备好。

    被折磨了几个时辰的夫妻二人一顿狼吞虎咽之后,坐在桌案前反倒有些局促起来。

    半个时辰后。

    “月英,要不我们就寝吧……”

    看着面前身着盛装,在烛光下异常诱人的黄月英,刘琦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嗯……”

    黄月英红着脸轻应一声。

    刘琦上前懒腰抱起黄月英走向榻前。

    “夫~夫君,吹蜡烛!”

    洞房内顿时漆黑一片。

    “月英,我进来了……”

    “请君怜……嘤~”

    ……

    第二日。

    日头刚刚升起。

    刘琦靠在榻上,望着内侧尚在熟睡,眼角还有泪痕的黄月英,轻轻拉开被子站到地上。

    “夫君!妾身服侍你更衣……嘶……”

    “我自己更衣便是,月英你今日就晚些起来,没有奴婢催促我们起床拜见,多半阿翁已经坐堂去了,不知发生了何事,我去看看。”

    刘琦连忙回身将眉头紧皱的黄月英扶住,在她额头上吻了一口。

    昨夜自己少睡一个时辰,今日精神百倍,就是苦了黄月英。

    “好,那妾身等会儿再起来,夫君你且去。”

    黄月英也不拒绝。

    她本就是不拘一格之人。

    如今嫁得良人,眼中尽然是幸福的笑意。

    刘琦刚刚穿好衣服。

    门外。

    侍者急促的呼喊便响了起来,还带着几分小心。

    “郎君!使君请你去堂上议事!”

    “这就来。”

    刘琦拉开房门,跟随侍从奔向前堂。

    ……

    大堂之上。

    荆州大小官吏已然满坐,中央显然还有几个出列奏事的官员。

    看到刘琦进堂,已是纷纷望了过来。

    “阿翁,叫孩儿过来是发生了何事?”

    刘琦径直走上前去问道。

    自己这次虽然立了大功,但朝廷旨意未下,老爹也考虑到自己要大婚,把官职之事就拖到他大婚之后。

    所以他现在还是无官无职之身,老爹这么忙匆忙把自己叫来,多半是和自己有些关系。

    从众官吏的眼神中,他也能看到些许影子。

    “李典农,你就与我儿说说吧。”

    刘表看了一眼自家这长子,嘴角多了一丝苦笑对堂下之人道。

    “唯。”

    堂上出列一名官员转身看向刘琦,先禀一礼再道:“刘郎,在下李峰,主掌荆州农事,去岁郎君出兵讨逆,连下豫章、庐江、九江三郡,可那豫章、九江二郡早已被袁贼祸害的不成样子,耕牛更是所剩无几。

    今已是春耕时节,郎君所命豫章太守华歆、九江太守张辽上书,请求荆州支援耕牛一万九千余头,可这一时之间,在下到何处替他们寻这么多耕牛啊……”

    李峰左手拍着右手,一脸无奈。

    堂上诸吏面色也是微变。

    春耕就这么两月时日,若是这两郡再不能播种,那就意味着今年荆州之粮还是要源源不断补贴这两地。

    别人打下一片地方都是纳民征粮,唯有荆州打仗一直在倒贴,这谁受得了。

    “李典农,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就是荆州耕牛不足,无法支援,对否?”

    刘琦开口问道。

    “不错,可否请郎君回绝此二人请求?”

    李峰再度拱手。

    “不必,我有一法,可解决耕牛不足之难,帮我搬一张桌案,取笔墨来。”

    刘琦沉思抬头,看向旁边侍者。

    李峰抬头楞楞盯着刘琦,就连堂上众吏也惊奇不已。

    这位大郎君是要用笔墨变出两万头耕牛来?

    有人不禁想嗤笑出声。

    可一想到上次平定长沙的前车之鉴,又纷纷把嘴闭上了。

    “大兄,你现在要这纸笔何用?”

    一人从堂上拿着笔墨来到刘琦身旁,小声问道。

    刘琦抬头一看,正是站在刘表身旁听堂的二弟刘琮,接过纸笔道:“二弟,你就站在此地看着,稍后便知道了。”

    “好。”

    刘琮应的干脆。

    自己这位大兄一鸣惊人,平定长沙之乱之后,近乎就是他仰望的存在。

    尤其是兵下三郡,未尝一败。

    消息传开,除了在坐在大堂其中的不少官吏,荆州男儿无不以自己这位大兄为榜。

    刘琦随即跪坐在地,伏在桌案奋笔疾画起来。

    笔走龙蛇之下。

    一个嗯……奇怪的玩意跃然与纸上。

    说是耕犁吧,又不像。

    这中辕都弯成什么样子了。

    说不是耕犁吧,他下面那部分明明就是犁口的样子。

    刘琮的眉头越皱越深,这玩意能抵两万头耕牛,大兄你这次恐怕要糟啊……

    看到刘琮面露难色,不少上次被诸葛亮狠狠扇了一耳光的官吏们心中窃喜。

    刘琦画完一张,看着不满,丢在一旁。

    直到画了三次之后。

    才举起一张他认为很是满意的图纸才直起身来。

    “李典农,敢问民间现在耕犁一犁几牛?”

    刘琦问道前方之人。

    “一犁二牛,需三人相助。”

    李峰奇怪望着刘琦。

    这位大郎竟然考起我来是何意?

    “那我手中之犁,只需一牛一人,若是有它在,典农可否挤得出两万头耕牛来?”

    刘琦拿起图纸呈现到李峰眼前。

    “若真为一犁一牛,领近豫章、九江的零陵,江夏两郡,再从别地凑凑,便能挤出两万耕牛来,只是郎君,此犁真的可用否?”

    李峰惊讶接过图纸,两只眼睛里充满着大大的疑惑。

    这犁也太奇怪了点。

    “李典农放心,此犁名为曲辕犁,可套一牛,也可套两牛,而且比起现在所用之犁,更为简单实用。”

    刘琦信心满满。

    这在唐朝出现的玩意儿可是一路用到了二十一世纪,足以证明他的可靠与强大。

    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自己高中时可是亲自用过的,画出来自然不难。

    “李峰,立刻着人按吾儿所画模样先去打造。”

    刘表果断下令。